女校時間線(一)

入學,初見

樹木很多,是我對這間學校的第一個印象。

水邊垂柳、欖仁樹、鳳凰木、矮松柏,我很喜歡這種綠意環繞的感覺,位處都市卻保有一絲自然,漫步於其間,聽著風劃過葉緣的聲響,總讓緊張的心情緩解許多。

我自認是個怕生易緊張的人,最常做的事是縮在一角端看種種事物,剛入學時,其實我很不習慣,因為在教室似乎找不到能深談的朋友,倒也不是要形影不離,只是有個對朋友的微小期待吧。結論是,我很自然的當了三年的班級邊邊,但最後也還算自在的接受獨來獨往這件事,除了分組時讓我頭很痛以外,倒是沒有什麼特別困擾,不過這都是後話了。

除了正規學生坐在教室的生活,在新生訓練上,我接觸到一個影響我三年,甚至未來生涯的一個演講。

其實演講的細節我已經記不得了,我只記得有個很有氣質,話語帶著力量的姐姐,向新生敘說著一個有趣的比賽,當時我不認為自己的物理能力有很高的程度,但被那個講者的鼓勵刺激到,想著高中不要當個只會念書的學生,想嘗試點學校以外的事情,想讓高中生活變得更加不同,因為這些單純的念想,我成為徘徊實驗室的一員。

這個決定,真的真的影響我很大。

社團、競賽、運動會

因為早就決定要參加競賽,所以填社團志願時,沒經過太多猶豫就選了性質相近的科學研究社,現在想想,那時能為競賽執著到連社團都亂選,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啊。而對一個每天被作業追殺,抽屜和置物櫃被考卷和講義佔據的高中生來說,一週一次的社團時間的紓壓效果十分顯著,大致上就是去參與活動,然後結束時能領到幹部們幫忙訂的飲料或零食,對嗜吃的我來說,帶著飲料走回教室後,快樂到上課很難專心,因為都在努力盯著食物看。

而新生首先面臨的大型活動,除了已經是時代眼淚的班際健康操比賽,再來就是辦在12月的全校運動會了,高一的時候只有運動會,但這也足夠我們忙碌了。雖然我不是運動會進場表演的籌備核心,也因為體育太差而沒有參加任何運動比賽,姑且當個可有可無的參加者,但跟著班上的人練習、布置休息區,和大家一同為一個目標努力的感覺,也還蠻好的,為班上的大隊接力加油時,本來只想靜靜看著,最後依然被運動會的熱血氣息感動,站起來嘶吼加油,而高一的運動會便以大隊接力劃下句點,印象中班上雖然沒有得體育獎,但是似乎得了其他的獎項,時光久遠,已經記不清了。

因為參加競賽的關係,所有的課間空檔都用來操作實驗了,因此每天的行程就變成:

抵達學校→打掃→翹早自習去實驗室→早上四節課→中午吃飯

→午休繼續趕工實驗→下午四節課→放學回實驗室,大概6、7點之間回家

實驗室對我來說是個學校中的秘密基地,即便競賽本身的壓力也讓我吃不消,但那種自由掌握的感受卻讓我沉迷,而且和一群目標相同的夥伴努力,那種經驗如今回想起來,美好的像一場夢,高中時互動較多的朋友,就幾乎是這些競賽的夥伴們,互相分享,互相在很累的時候抱怨、打氣,然後撐過一次次的練習和挨罵,最後到競賽場地上,與來自全國的人們較勁比分,這真的是國中時的我所無法想像的,本以為接下來的求學生涯都會討厭數理地走進社會組,但競賽的樂讓我對實驗有了點摸索,於是踏上了二類的不歸路….。

課業

上高中前的暑假,因為年紀小,加上想徹底擺脫會考準備帶來的疲憊,所以整個暑假我都在玩樂,除了學校安排的暑期閱讀(三言二拍系列),基本上都沒有讀書的時光。領到課本時免不了有種興奮感,但冷靜下來後,才想到一次段考就得應付八、九科的考試,難怪身邊的人都說高中沒有國中輕鬆,而段考範圍就有上百個英文單字,再加上我準備考試的不良拖延習慣,成績幾乎爆炸。

那時候上課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,就是坐在教室努力撐過五十分鐘的課程,然後祈禱中午沒睡對下午的課的影響能降到最低,但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高一的文章選讀,雖然我對課本內的古文興趣不大,但老師幫我們精選的課外白話閱讀,我倒是讀得很勤,聽老師分析文章中的隱喻,是國文課難得興奮的時刻,後來到選組時,這種感覺讓我略為遲疑要不要選社會組,雖然後對物理的感受更強烈,讓我走進二類,但幸好有老師的用心安排,閱讀領域不會只侷限在日系推理小說和金庸武俠,偶爾也會看點散文充值文藝氣息(並沒有)。

另一個大衝擊,大概就是數學了吧。

不得不說,除了英文,另一個我有花心思的科目就是數學,印象中數學老師的教學,我是聽不太懂,所以上課總是夢周公,但清醒以後,也是抱著講義認真練習,但還是很常被段考擊潰到想躺平。

綜觀來看,其實高中課業對我來說,好像真的蠻不愉快的,往往都是很認真的準備以後,有時考爆,有時考好卻還是排在班上中段,無法像國中時一般輕鬆取得好成績,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,生活就是種選擇,我把重心轉向競賽和社團,日子過得十分滿意,努力讓自己別被課業上的挫折限制住,然後,高中真的還是開心最重要。

後記

其實2020暑假時,我就想寫這篇了,只是因為放假太快樂,最終還是拖稿一年才算寫好。也許之後會看不順眼,而添加更多細節吧。無論如何,寫完啦,但也發現過了一年後,懶惰把高二和高三的事寫完了,一年忙翻,另一年被考試摧殘和低潮,再寫繪心情很差。也許哪天又被報告和deadline追著跑時,就會想來寫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