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蜂蜜幸運草》:謹以掌中四葉祝福那無悔青春
致那不完美的青春
時隔將近一年,又把蜂蜜幸運草的兩季動畫看了一次,第一次是在心境很浮躁的情況下看完,還沒辦法有特別的感受。花了一段時間沉澱自己的想法,這次總算有很強烈的動機寫下我看到的蜂蜜幸運草,看著角色們經歷著他們的青春,然後以自己的方式向它告別,並從中成長,真的是一部很棒的作品,每個角色或多或少都能看見自己的影子,適合一段時間就重看一次。
因為看了蜂蜜幸運草動畫,我才認識了 Spitz 這個樂團,建議可以和他們的〈田舍の生活〉一起配合著看,這首歌給我一種故事將要結束的惆悵感,但心裡卻又感到相當滿足,看到結局後,會特別有感觸。
原田、理花、阿修
故事中,每當提起過去的濱美三人組:原田、理花和阿修的回憶時,往往也是我感到心裡一揪的時刻,因為我和故事中的角色都明白,他們燦爛的青春,最後迎來的是悲傷的句點。
原田在故事剛開始便已不在人世,我們只能從旁人對原田的回憶來認識他,原田一直是那樣溫暖的笑著,是個充滿能量而耀眼的人,他有種莫名的人格魅力,吸引著身邊的人和他一同工作。
三人組的情誼是從阿修遇見原田開始,然後原田後來帶著理花加入,曾經他們是那樣的親密,共同生活在老屋裡呼吸著、笑著,談論著藝術,並一起完成許多作品,就像阿修對真山說的,他對理花和原田的感情是一樣的,那是超乎愛情、親情的緊密關係,三個人都視對方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,是最重要的人。
在意外發生後,阿修像濱美老師說的一樣,幾乎半個靈魂都跟著去了另一個世界,也因為走不出青春的陰影,徘徊在校園成了老師,變成丹下老師比喻的學校的幽靈;而理花則完全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,始終盼著能隨原田而去。
我很喜歡也很感慨的一幕,是小育在擔心旅行的竹本是否會感到寂寞時,阿修對小育說:「寂寞就像海浪般會忽然湧上,然後又悄無聲息的緩慢流淌,而且會一直延續下去」。雖然這麼安慰小育,但阿修的真心話,卻是望著天空而沒說出口的那句感嘆:「啊,原田,我一直很寂寞」,也許原田不在後,阿修的寂寞就從未淡去。
看到這裡,為阿修悲傷,也很佩服羽海野老師安排對話的功力,總能用幾句話來傳達出人物的感情,然後讓讀者為之觸動,並且彷彿和角色一同經歷他們生命中的喜怒哀樂。
在第二季動畫中,從阿修的回憶中,可以知道意外後,他曾經照顧理花一段時間的細節,也補充他們之所以分開的細節。
起初他還能勉強擔著,也還有力氣拉住理花,告訴她為原田撐下去,但他卻也是先支撐不住的那個人。因為阿修和理花共享著和原田的親近,只要他們繼續待在一起,過去的快樂只會折磨他們,而無法走出悲傷;而某種程度上,阿修對於原田和理花的才能感到自卑,就像現在竹本看著森田和小育一樣。他看著兩個有才華的好友,以他看不見也跟不上的藝術視野在打拚著,就會像阿修自己說的,這個三人組永遠只是二加一的組合,他能做的只是祈求兩個人永遠在一起,從旁守護他們。最終阿修被悲傷壓垮,這個想法幾乎釀成大禍,若不是理花回頭,他差點就將理花推下樓,這也導致兩個人只能選擇分開。
不過幸好羽海野老師給了受傷的兩人各自一個生命中的光,不然身為讀者從頭悲傷到尾,有點扛不住。在阿修和理花分開後,小育將阿修拉出失去原田的哀傷,慢慢地往新生活前進;而阿修拉不住的理花,則被真山硬是拖了回來,也逐漸接受幸福到來。
在最後一集,兩個人在阿修空蕩的辦公室中擁抱,代表他們經歷了兩季的故事,終於放下了青春中的遺憾,在那意外後停滯許久的時光,又悄悄開始流動。
真山、理花
其實看到結尾,還是覺得真山和理花沒有男女關係的氛圍,但互動確實親近許多。
在故事前期,真山總是等著月光河的鈴聲響起,即使知道理花對他沒有那樣的情感。在我看起來,真山對理花一直小心翼翼,像阿修說的一樣,他對人的痛楚很敏銳,也很懂得去避免探知別人的過去,也許這是理花之所以願意接受真山的原因,在理花周遭,他是唯一一個沒有見過原田的人,所以在他面前,理花不需要強迫自己打起精神,或是假裝自己已經脫離悲傷,只需要靜靜的繼續工作著。然而理花雖然在真山身邊感到放鬆,但察覺他的情感後,卻也堅持讓他離開,因為她沒有辦法回應他,並不是喜歡或討厭的原因,而是理花抱持著罪惡感而推開了所有幸福,當阿修說起事故前後的經過時,那句「是理花開的車」的結局,變成理花心中的結。
森田的朋友名單中,幫真山取了個「智慧犯真山」的代號,相當精闢。坦白說真山對理花的種種行為,都很值得報警處理,或是貼上個恐怖跟蹤狂的標籤,幸好他本質上只是個穿著青春套裝的大男孩,除了守著理花以外,應該沒有惡意(真山的仙人掌表示極度不認同)。他的有點違反社會善良風俗的舉動,像是在藤原設計工作後,真山依然每晚都會去理花的住處樓下守著;偷看理花的信;對理花的使用物品感嘆。幸好對方是理花,剛好她也不討厭他,甚至是淡淡的喜歡著他,不然這些行為看了真的會搖頭。
初期我對真山理花這對還沒有特別的感觸,真正被觸動是那集於是懦弱的我開始奔跑,配上 Spitz 的夜奔,將情感渲染得很好。
理花被羽海野老師比喻成被雨水打濕的花朵,看起來非常瘦弱,卻又十分美麗,真山也跟阿修一樣,總是懼怕著某一天,理花會跟隨如月光般的原田呼喚而去,而真山成為了突破理花心房的關鍵。動畫第二季的4、5集,直到第二次,我才真正看懂真山偷看理花信件時的驚訝,雖然理花口頭說著真山也要一起去西班牙,但事實上,她訂的機票和旅館都是單人房,這裡真山就猜到理花的心思,因為西班牙的設計是原田留下的最後一個工作,而她持續搜尋著回不去的北海道的消息,是在籌劃著完成工作後,將要回故鄉去自我了結。
當真山拉著理花回到許久不敢面對的,只剩下廢墟的家鄉,他知道這是最後一個能牽絆住理花的事物,曾經在這裡承諾會陪著她的原田已經不在,她已經沒有回去的地方,這次可能會成為她旅途的終點。這裡我覺得動畫的配樂用的 Spitz 的〈ほのほ〉的時間真的很好,瞬間把情緒帶起來,真山是第一次帶著急切對理花大吼,理花其實已經沒有活下去的動力,阿修告訴他的為了原田,她已經完成,而真山則再一次的,像個男孩真誠的哭著,並請求她活下去,希望她為了她自己。
我覺得是這一次,真山才真正走進理花心裡,也讓她放下罪惡感,願意接納生命中的幸福與快樂,這件事只能是那樣從頭默默看著,仍帶著青春的衝動和彆扭的智慧犯真山能做到。在這次之後,山田看著的真山,和理花講話的語氣是那樣的平穩,沒有之前的悲傷,而理花也變得比以往露出更多微笑,開始和真山走入新的生活之中。
山田、真山、野宮
本來覺得真山和山田、山田和野宮應該分開寫,但想了一下,這三個人的關係好像是綁在一起的,尤其野宮又是真山的完全版,所以決定寫在一起吧。
我覺得整部故事中,山田的單戀應該是作品中最單純的一類,經歷年少時期的我也能體會一些她的想法。山田從小待在商店街眾人的保護之下,個性相對單純直接,她對真山的感情有點像小雞會把破殼看見的當成媽媽的感覺,說不出喜歡真山的明確理由,但看著他便會感到心動,卻也因這個不可能成真的戀情而心痛不已,成為整部作品的淚人兒代表。
在第一季前幾集,真山和亞弓一直處於隨時可能爆發的緊張狀態,對人敏感的真山早已感覺到山田的心思,但真山視她為珍惜的重要朋友,希望她幸福笑著,但這份情感卻永遠不會成為男女之間的戀慕;而山田則懷抱著對真山的單戀,悲傷的看著早已愛上理花的真山。而羽海野老師真的將山田的告白表達的很美,僵持了數集後的他們,在一次酒會後的返家路程,真山對著背上的山田淡淡自語:對於妳的告白,我得認真回應才行。我想山田是聽著這段話的,臉上掛著淚水的她終於對真山說出那句「我喜歡你」,而真山則是釋然又溫柔的回應了她,縱然無法接受這份感情,他也真心的珍惜並感謝她的心意。
即使山田的單戀在初期就已經確定沒有結果,但也像山田說的一樣,她不想放下這份心情,雖然在她告白後,真山如常和她相處,臉上不再出現悲傷的神情,但對她來說或許才是最難以承受的吧,而她切實體會到真山對她的想法,是在她被商店街大哥哥們告白過後的事情:相處起來很舒服,願意依賴對方,但她卻無法回應他們期許的愛情情感,因為自己的回應必然會傷害到對方,因此感到痛苦。
真山和山田的關係,隨著野宮的出現,而開始有些有趣的變化,山田也逐漸有機會走出對真山的執著,但野宮的到來,使得她既高興,卻也因將要失去對真山的思慕而悲傷,我很能理解這種矛盾的感覺。
山田是選擇不放下這份感情的,像她擔心的那樣,如果哪天她真的不再像之前那樣為真山感到心痛,這段漫長的單戀是否會成為謊言,所以她才會持續的懷抱著小小的希望,和同樣放不下山田的真山相處著。而真山雖然拒絕了山田,但他也希望山田能被真心的人珍惜著,所以他一開始才會特別戒備著疑似花心男子的野宮,刻意阻止野宮和山田私下接觸,但其實以真山的立場,為山田選擇對象這個行為實在站不住腳,像是阿修就點破過,如果沒有辦法陪伴山田度過每個祭典,那麼真山就不應該干涉山田的交友圈;而野宮也曾經直接對真山提問,他是否將山田視為感情的避風港。感覺真山也是花了一段時間,才慢慢地放手,就像是他在竹本旅行回來的祭典上,他選擇不出手幫忙一樣,雖然擔心,但自己或許也該停止這段過度保護的關係,讓山田有機會走到新的生活中。
野宮和山田這對的起頭也很有趣,號稱真山完全體的野宮,他的瀟灑來自對於愛情的旁觀態度,他總是在旁看著摩天輪轉動,卻從未自己走入其中,因此他才會那麼容易的放下過去的感情,啊,灑脫但是渣。當他看見山田即使遍體鱗傷,也不願離開這段單戀時,他開始對山田感到心疼,可能是他的愛情路上,第一次從純然的第三者角度看見全心喜歡的樣子。這兩個人的互動的高潮,我認為是野宮在車上點破山田心思的那段,在誤入真山和山田的爭執時,他早已看透了兩方的想法:山田會請求野宮帶走她,是藉由真山對野宮的戒備,希望他能因此追上來,因為真山在山田告白後,一直因為愧疚而選擇過度保護她,但真山卻被阻攔而沒有跟上,像他們沒有結果的感情;她對真山和理花的看法也是,默默的希望理花能拒絕真山,默默的期待真山在感情失敗後能回來。
被直接點破藏在心底的小小的負面想法,山田終於在野宮面前崩潰,有點心疼這裡的山田。不過還好野宮是披著花心男子殼的正直人士,他帶著山田去了他的秘密基地,看著緩緩轉動的摩天輪。我覺得野宮應該是這裡才開始對山田動心,前面可能真的像真山說的一樣,只是想逗弄山田而接近她,但是他卻對山田感到心疼,也發現傷痕累累的山田,悄悄走進了自己保護好的內心,所以當真山知道野宮帶著山田去搭了摩天輪時,他才終於感到放心,因為那個總是玩著愛情、不肯全心投入的野宮,和山田一起走進摩天輪,他知道這次野宮是真的動了心思吧。
小育、竹本、森田
本來看蜂蜜幸運草的相關討論,有點擔心會不會無法接受羽海野老師對於小育的選擇的描寫,但實際看了以後,就覺得在小育受傷前,就隱約看到竹本、森田和小育三人青春的結局。
第二季動畫有一段,是小育看書時為未來煩惱著,她願意將一生奉獻給藝術,但人的時間終究有限,為了盡可能的將那些未成形的創意捏塑成作品,需要一個一生的戰友來協助,而這裡她想到的,不是王子森田,也不是好友竹本,而是從小陪伴她的阿修,但她仍猶豫著,因為阿修一定會答應,但她沒辦法就這樣去搶走他的人生。說個題外話,關於小育對藝術的想法,現在還是會想到 Spitz 的那首〈淚〉,配合小育看向窗外請求神明的畫面,那段真的很美。在小育持續猶豫是否對阿修說出她的想法時,那場意外來臨,面對長時間復健壓力的小育,她最終在森田和阿修之間做出選擇,對阿修提出一生的請求,雖然以三人組的角度來說,這個結局有點倉促而遺憾,但想想也覺得這個安排其實很合理。
回頭看這三人的互動,森田和竹本都對小育一見鍾情,但森田因為哥哥的關係,也顧慮著竹本的心情,他從一開始就跟小育保持距離,在去美國工作前,小育的心因森田而悸動,他應該也留意到,也在此時壓不住內心情感,而踏出一步,只是他回神後,很快就去了美國,像是在躲避更進一步的可能。對小育而言,森田是能理解她在藝術上的看法的同類,不需要言語,他便能領會她的想法,小育開始在意森田是因為他的才華,那樣隨興用醬油作畫的他讓她心動,可是兩個人雖然互相喜歡,但我隱隱覺得他們不適合走下去。在森田帶著小育去買材料時,羽海野老師特別點出小育在吃力跟著森田,這裡我覺得除了森田可能不太會照顧小育外,看起來更像是他刻意的舉動,而最明確的一段,是他責問為什麼阿修沒有阻止小育創作迎合比賽的作品,他將責任歸於阿修,就代表他已經在哥哥和小育之間做出選擇,既然無法全心陪伴,他就讓這段感情止步於此,不耽誤小育的時間,看了其實很心疼,他懂她的痛苦,但也因為喜歡而在感情前卻步。
森田直到哥哥在復仇成功後消失,理解自身才華還是傷害到親人而崩潰時,他才向小育吐露自己的情感。這時候小育需要長時間復健,她不可能看著有才華的森田因自己停步,而森田要她放棄藝術的提議,她做不到,也看見森田展現的脆弱一面。最終小育回到醫院,對森田堅定的道歉,他懂了。我很喜歡這裡對小育的描寫,她有自己的路要走,雖然喜歡森田,但終究無法相伴,那句「我會一直看著你」,飽含對他的情意、祝福和歉意,提醒他必須分開,但也鼓勵因才華受傷的他繼續創作,即使森田和小育沒有走在一起,但對方在心裡都擁有一個特別的位置,永遠是好對手和知音,是個有點酸楚但又很美的收尾。
森田對小育而言是青春的悸動,小育看竹本則是無話不談的好友,作為讀者只能幫被發好人卡的竹本默默難過。其實竹本在聽到阿修說,小育在森田面前感到不知所措,是因為她受森田吸引,這裡竹本就懂了自己暗戀的結局,他是小育很親近的好友,總是和他自在地說著生活大小事,但傾慕小育的竹本而言,卻不會得到他期待的回應。已經知道答案的竹本,持續看著森田和小育那種天才相知相惜的互動,同時面臨畢業與找工作的關卡,那種不知道要往何處去的心慌,讓他陷入整部看起來最憂愁的時候,第二大概是小育受傷那邊,我真的很喜歡用空蕩冰箱比喻竹本內心的這段,因為同樣迷惘過也平凡的我,能理解這種感覺。
竹本的尋找自我是蜂蜜幸運草中,我很有感的一個篇章,我覺得是因為竹本的心情很接近以前的我的想法,竹本看著身邊的天才小育已經踏上自己的目標,自己卻還沒找到目的地而出發,也只知道好像擅長一些事情,但也不確定是否夠有用。最後站在求職的十字路口,被問到為何而來的時候,迎來的僅有焦躁和痛苦,但也許人生本來就沒有答案,也不需要答案。竹本經歷的旅行告訴他,過程和終點沒有人等著,沒有人告訴他真正該追求的事情,只是不停的感受,不停的前進,這段孤獨的旅途,讓他有機會停止和他人的比較,專心面對內心和回憶,走到陸地的盡頭後,他領悟到未來不需要答案的事情。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提到竹本這趟旅行的有趣之處,他一路前進,也沒有遇到什麼高人給予他明確的指示,在寺院碰到的過來人慎先生,也只是靜靜幫助他繼續走下去。這趟旅程的終點什麼也沒有,但卻讓竹本找到了自我,這是只屬於他的尋找自我之旅,是一路的努力讓他相信能度過青春的迷惘和害怕,因此第一季結尾時,歸來的竹本看著依然空蕩的冰箱,他只是露出淡然的微笑,是啊,即使懷抱著困惑,他也坦然接受這樣的自己,並且有勇氣繼續前進。
當竹本在第三次製作青春之塔時,他自己也為這段旅行下了註解,如同製作高塔時所需要的鷹架一般,人生的追尋也是如此,只要一個踏板一個踏板的踩,也能抵達曾經認為遙不可及的陸地的盡頭,所以已經沒有什麼需要擔憂的事情了。其實看這段,也感受到自己心境的轉變,第一次看我跟竹本一樣迷惘,好像會點什麼,但也不知道喜歡的事情,陷入那種自我懷疑的狀態真的很難受,所以特別能和竹本的自我尋找之旅共鳴;第二次看,心情變得平靜,像是旁觀者微笑看著年輕人勇闖,跟慎先生一樣,抱著「嗯嗯,就是這樣」的想法看著竹本的旅行,啊,這一年沒有白活。
竹本尋找自我回來後,他在煙火綻放時向小育告白,即使他早就知道小育的答案,但他也不再因此害怕,心境真的穩固很多。後來小育受傷後,他不是沒考慮過放棄去修復寺院的工作,留下來照顧受傷的小育,但他沒有錢,沒辦法負擔小育的復健費用,假如為了賺錢而整天在外,那他更不能陪伴小育,留下來也毫無意義,這裡竹本的有心而無力的狀態,真實又讓人心疼。竹本從來就沒有加入這場青春風暴中,到最後小育的請求對象中,他也不在,不過羽海野老師還是安排一個很溫暖的結局給竹本,以結果來說他的戀情是失敗的,但並非毫無意義,小育在竹本臨行前,送給他的蜂蜜幸運草吐司(吐槽一下,這可能是小育在動畫中做過的最能下嚥的料理)中,每一片都夾著稀有的幸運草,小育送給竹本的是一生的幸福,他對小育而言,也是特別的存在,看著竹本掉淚,搭配 Spitz 的〈田舍の生活〉歌詞中的那幾句再見,我也跟著大哭,竹本的青春結束了,蜂蜜幸運草結束了,看起來什麼也沒有,但這份心意與小育的回應,永遠都像那摩天輪一般,在竹本心中轉動,是生命中很美的註腳。
小育、阿修
最後我想寫的是阿修和小育,沒辦法,因為個人原因,我真的對阿修情有獨鍾,很喜歡這樣受傷過,但又沉默給予身邊人溫暖的長輩角色\溫柔大叔/。在小育的回憶中,她將阿修比喻成雨,萬物沐浴在雨中得以成長,如同她待在阿修身邊的安心感一樣,阿修和小育的情感,不是情人也不單純是親人,已經變成跟呼吸一樣自然又必需的存在,阿修從小育還小時就在她身邊陪著,他看出小育的才華,並在小育失去奶奶後帶她到美大學習,而內向的小育在阿修身邊,能自在地待在自己的世界創作。當阿修去蒙古時,小育雖然堅強的面對,但確實對她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;相反的,阿修其實也同樣需要小育,尤其在原田去世後,精神上總是仰望著的天才好友離開,那時候阿修自己應該也很迷惘,不知道沒有原田後,怎麼繼續往前走,個人瞎猜阿修邀請小育到東京的時刻,就是原田去世的時候,本意是想幫助小育,小育的存在也意外拯救了他,因為小育跟原田很像,他們擁有阿修所沒有的那份才華,而阿修的期望就是看著他們發光,守護著他們,像丹下老師說的,小育把去了另一個世界的一半的阿修拉回來。
最後小育受傷時,阿修也是捨棄所有的生活來照顧她,這裡也能看到竹本跟阿修有點微妙的不同,竹本有年輕的勇敢,如果他站在阿修的位置,會選擇向小育表達自己的心意,盡力留在她身邊;而阿修則選擇了他沒告訴山田的第三條路:沉默的守護,對原田、理花和小育他都是這麼做,阿修有能力也樂意陪著小育,但他將自己的想法放在心裡,不讓小育受到干擾的做出選擇,當小育自己提出請求後,他毫無猶豫地要小育全部拿走,看到這第一次覺得阿修這麼帥氣。我也很喜歡他們兩個的結局,沒有浪漫的愛情,卻是那種平淡相守,互相溫暖的重要的人。
後記
作為少女漫畫且有戀愛劇情的蜂蜜幸運草,神奇的是結局時,主角五人組:竹本、小育、森田、真山和山田之中居然沒有任何一對情侶,雖然有些遺憾,但是每個角色的成長和心理描寫都處理得很好,因此很能接受這個不符合理想,但很真實的結局。其他的角色也都令人印象深刻,像是森田兄弟和父輩之間的對照、山田的蛋糕店大哥的不說破,和藤原設計的兩人與狗狗。故事中的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痛和困惑,羽海野老師將他們的生命畫出來,讓他們相遇,也讓身為讀者的我一再跟著笑與掉淚,獲得往前走的鼓勵。順帶一提,這應該是我寫過最長的心得,好累,要耐住修改的衝動來寫,真不容易,寫到剩下竹本三人組的段落時,我將這篇草稿擱置了一個月,因為記憶淡去,也沒什麼繼續寫的動力,是因為月底到了,才又撿回來寫到一個段落,現在回頭看,覺得寫完真不錯,完成了一件事情。